新闻动态

J9.com啃衣服、咬笔、抠手……孩子这些小动作背后都藏着“情绪”
发表时间:2023-11-14 17:27:59

  J9.com4岁男孩,一年前开始频繁咬下嘴唇(可能是因为外婆回老家三个月没在这边,情绪不太好),但已经一年多了,外婆也早回来了,咬嘴唇不但没减轻反而频率更高了。白天,睡前和醒前都咬,吧唧吧唧的响,讲道理也不管用。还咬手,咬玩具,衣服也撩起来咬,请问老师这是为什么呢?是孩子不开心、压抑么

  类似这样的习惯,在孩子当中是很普遍的。有时我们可能很清楚地知道原因,背后有什么样的情绪;有时“为什么会这样”是个谜。

  通常情况下这些行为都没有明确的原因,很难指出是因为某件事情导致的,但是不需要为无法找到原因担忧。反而有时我们知道原因,就很容易对孩子说,这不是什么大事。但是在孩子心里,它的确是很大的事情。

  有时我们可能会说一些话,让孩子感到羞愧或羞耻,以此激励他们改正坏习惯。但是在我看来,这是不可取的。

  因为类似的行为其实不由孩子控制,不是他下决心“我不要这样”就能做到的J9.com,所以如果我们利用“羞愧”,孩子心里就会感觉越来越糟糕,越来越羞愧。

  有一次在我的讲座上,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孩子来找我,把孩子的手指举到我面前,说:“你看看她都把指甲咬成什么样了?!我能做些什么?”

  当我共情孩子的时候,我自己都感受到了强烈的羞辱、羞耻、尴尬……同样,我也能感受到这位妈妈对这件事的沮丧以及担心。

  诡谲的是,当我们想用强迫或控制让孩子改掉这种习惯,通常都不太管用。我小时候也咬手指,我妈妈为了不让我咬手指尝试了很多方法,但是所有的方法都不管用。

  如果我们想办法提高孩子的安全感,增强孩子和我们之间的联结,则会有帮助得多。

  所以现在,让我们暂时忘掉这些让人担心的习惯吧!让我们增加和孩子游戏的时间,增加拥抱时间,帮他们找到一些方式,让他们感觉到舒服、温暖、有安全感。如果他焦虑的想要咬手,我们可以教他们一些别的事情来做。

  紧张的时候咬手,对于孩子(也包括成人),其实是一个很自然、很普遍的事情,接下来我想邀请刘芳老师来当孩子,我们角色扮演。

  大家注意到了吗?当我第一次问刘芳的时候,脸上有一个大大的微笑,因为我要用笑容告诉她:“你不是在麻烦中”。

  当她说“我没有咬”的时候,我没有和她争论,而是倾听。当她觉得自己没有处在麻烦当中,她就说:“是的,我做了。”因为她感到安全,就可以开始谈论这件事情了。如果我一上来就对着她吼“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,你必须马上改掉!”她的安全感马上就消失了。

  首先,我们需要肯定孩子的需求:他需要感到舒适、安全和放松,所以我会说“看起来咬手指确实给你带来了你所需要的舒适和放松的感觉。”

  这一次我不是用微笑,而是用一种温暖的语音和语调,我希望让孩子感受到:我是可以理解他的,我是理解他的感受的。

  科恩老师:“也许你可以用0~10中的一个数字来告诉我:在没咬手指之前,你的焦虑是几?咬手指之后,你的焦虑的又是几呢?”

  刘芳老师:“嗯……我想想。很难说,我咬之前不知道是几,但是一咬手指我就觉得很放松。大概是8分吧。”

  科恩老师:“看起来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。”(对小孩子来讲的话,问到这里可能就足够了,我们不想强迫他们一直谈话。)

  科恩老师:“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其他的方式,帮助你感觉到放松,而不是只有咬手这一种方式。你希望知道我自己的方式吗?我是怎么放松,怎么缓解我的紧张?”

  科恩老师:“不是的,其实很多大人都会感到紧张,虽然我们可能不会表现出来,但是我们心里很紧张。”

  大多数时候我们家长总是想要做出表率: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。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,家长要做出这样的示范:情绪来了,我知道应该做些什么让我的它流淌,直到情绪流走。

  重要的是,你要去问问他:当你有这种感受的时候,你的内心、你的身体有什么样的感觉?我们要把它看成是情绪上的问题,而不是行为上的问题,需要去辨识孩子内在的深层情绪。